close

漫畫/吳志立記者 胡媛媛
 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,近年來,隨著社區服務的不斷完善,越來越多的居民將社區視為自己的“管家”和“娘家”。可是你知道嗎,在居民“有事就去找社區”的依賴和信任背後,很多訴求已超出了社區工作的範圍。連日來,記者走訪了長沙多家社區,感受小巷總理們的難以承受之重和期望獲得更多理解的“減負”心聲。
  難處
  社區公章並非“萬能章”
  昨日一上班,芙蓉區湯家嶺社區主任周紫微就開始忙個不停。一位居民的電動車因違章被交警暫扣,要求開具一張電動車屬本人購買證明。“我沒有親眼見你購車,這章怎能隨便蓋?”面對周紫微輕言細語地解釋,對方卻不依不饒:“這章不蓋,今天我就不走了。”無奈之下,周紫微只能陪著這位居民到所住樓棟、購車行里一一核實,等事情了結,一個上午就過去了。
  記者在走訪內五區多家社區後發現,難曉實情愁蓋章幾乎成為小巷總理們共同的嘆息。單位招工,社區需說明員工在社區的表現;財產繼承,社區要證明親屬關係;更不用說每到寒暑假,成群結隊的中小學生拿著社會實踐表來要求蓋章……小巷總理們粗略數一數,每年所蓋的章都在數百個,而為難之處在於:很多相關單位要求居民提供證明的事項,壓根與社區無關。
  一般情況下,居委會對社區內的居民日常生活方面如居住情況、婚姻家庭狀況、子女狀況等可以依據相應證據及常住人口入戶登記表出具證明;但超出其職能範圍的證明,如就業、收入、房屋產權證明等則無權開具。
  “社區居委會是群眾性自治組織,既無執法權也沒調查權,對居民的隱私問題不瞭解;而居民辦很多事又都需要社區蓋章,且這些證明都要承擔法律責任,往往容易產生矛盾。”一位在社區工作了10多年的老主任苦笑道,如何最大能力滿足居民的要求,又不讓社區公章變成包打天下的“萬能章”,已經到了急需破題的時候。
  擔憂
  社區成“中轉站”影響工作開展
  “巷子口的路燈不亮了,社區派人來修理下咯!”“社區前馬路人行道綠化帶里出現枯枝死株,怎麼不見你們來換?”……每每接到這樣的電話,小巷總理們只能苦笑,“像這類公共區域里的路燈和苗木一般是路燈管理所和園林部門負責,居民直接向職能部門反映,問題還能解決得更快。可現在一股腦兒找社區,而社區又沒有解決這類問題的權責,最終也只能成為一個‘中轉站’。”
  對此,開福區王家壠社區書記王雄球感同身受。王家壠社區內不少樓棟都上了年歲,房屋漏水、樓棟內設施舊損、社區公共行道下水道堵塞的問題一個接一個。每每接到居民反映,王雄球就帶著工作人員四處奔走,協調部門、推進施工,有時乾脆社區自己掏腰包解決一些小問題。這樣雖然效果不錯,但社區也有苦惱:老舊小區遺留問題多,又沒有繳存的維修基金。物業費難繳,使得大多數物業公司都不願意服務。這樣一來,問題就轉嫁到了社區身上。
  而小巷總理們的理解和擔憂是:居民對社區充滿了信任和歸屬感,因為很多問題確實不知去找誰,就近找社區才成為常態;但如果在“中轉站”、“協調站”的角色中牽扯太多精力時間,則可能會影響社區本職工作的開展。
  建議
  建立社區公共服務事務名目
  “社區是個筐,什麼都能往裡裝”的現狀應被慢慢改寫。記者瞭解到,今年以來,釐清社區權責,讓居民尋找服務更能有的放矢,已經引起很多地方關註。不久前,武漢首次公佈了“社區開展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目錄”,不僅明確社區只需承擔16項政府輔助工作,更指出社區居委會公章主要用於社區居民自治活動,為居民提供居住、政審、申請救助、撫恤、志願服務活動等方面的證明,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要求社區出具超出範圍的各類證明。
  對此,長沙的小巷總理們也有好點子。芙蓉區嘉雨社區主任廖映平建議,長沙可建立全市統一完善的社區個人信息系統,避免社區重覆蓋章、重覆證明的負擔。同時出台社區公章使用管理規定,對違反規定的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罰。不少小巷總理呼籲,應針對社區負責的公共服務事務出台詳細條目,這樣既能有效減輕社區負擔,更能讓居民真正明白什麼事可以找社區。  (原標題:社區“管家”並非十項全能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s47ksfqv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